稱讚不當的負向效應
握筆能力不是他的強項,所以他不太願意做寫字母的練習,他總說:「我不會寫,我不知道怎麼寫 a。」但嚴謹一點來說,他的問題不是不會寫,應該是:「我沒辦法把 a的圓形,寫得那麼圓,所以我不會。」顯而易見的,他不是懶惰,而是不願意犯他心目中的錯誤,不願意一次又一次的嘗試,他自覺自己是一個禁不起挫折的孩子。
身為老師的我,理所當然的決定以正向的稱讚來導引他!那天,他拿著一個他自認寫得很好的a 來找我,他滿心的歡喜都寫在臉上。我也很開心的順口就說:「哇,你的這個 a,是你寫過最好的一個!」我這樣的反應,在理論上是沒有錯的。既是拿孩子的成就與他自己的相比,不涉及無謂的競爭、正面評論孩子做得好的地方,這樣的稱 讚不是「你好乖或你是好孩子」之類的空泛語,所以應該會讓小諦愈來愈有信心練習寫字才對!
但我做錯了,換句話說,我稱讚錯了,而且錯得離譜!
我對他的稱讚不但沒有幫助,反而害了他。因為我的稱讚,證實了他認為「自己不行」的想法:
1. 「既然是最好的 a,那我以前寫的,其實全部都很差!你看吧,我果然是不行!」
2. 「只要我不再寫,那我的表現就不會讓別人失望,也不會讓自己失望!」
讚得當的正向效應
那天,小諦順著我的鼓勵,練習寫著圓形的字母系列(c、o、a、d、g)。我請他坐在我旁邊寫,就在他不是很有信心的寫下第一個a時:
我指著那個字母的圓弧形部位說:「我可以看得出來,你很努力的轉彎,你看到這個圓弧了嗎?」
小諦點一點頭,很專心的看著。
我又繼續說:「我寫給你看,你以前的圓弧度是這樣轉,你現在的是這樣!會這麼圓,是因為你一直練習,很努力的練習呀!」
我在小諦的面前,模擬他在兩個月前,剛剛練習寫a時的字形給他看。小諦看了一直笑,然後就自己提著筆,邊寫邊笑著說:「你看,這個也轉得很好喲!啊,這個,長得像我以前寫的……」
相關延伸聯結:【李坤珊:錯誤的稱讚會害了孩子】2014-08-05 親子天下雜誌 59期 文/李坤珊